如今,每个人的朋友圈里,有不少微商的身影,比如韩国的化妆品、澳洲的奶粉、日本的药妆、欧美的名牌包等都是常见的“商品”。今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新法定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提到,“国家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将建立健全适应跨境电商特点的海关、税收、进出境检验检疫、支付结算等管理制度。”新法实施在即,微商和代购们反应不一,市民则认为以前买了假货无处维权,以后代购有法可依,消费者购物更放心了。 代购反应 有人观望有人担忧 据悉,新法明确了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方式从事商品、服务经营活动的自然人也是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个人代购、微商也需要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依法纳税。 近几个月来,兼职奶粉代购的小安一有空就上网查找各种新法的资料以及法律专家的各类解读,“我没有全职代购,也就是偶尔帮着买点,挣一点外快,所以也不懂为什么我们这种还要办牌照?如果流程复杂了,可能就不做了。”小安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新法规定,没有中文标签、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未获取配方注册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得在网络平台销售。这对于王小姐这样以奶粉为主的个人代购,又是一重限制,“我卖的奶粉都是直接从国外仓库运回,怎么可能有中文标识。”如果继续售卖奶粉,王女士也许会面临罚款或行政处罚,“所以我不可能冒这个险。” 《电子商务法》刚刚通过时,也有代购者表示不担忧,“《电子商务法》是淘汰那些假代购的最好方法,我们留下来,竞争环境相对要改善一些,生意可能会更好做。”从事日本代购的倪女士说。 在美国读书顺便兼职代购的小周表示,他还未详细了解过电商法,因为觉得对他这样的“小代购”影响不大。“我们就是周末去代购一下赚点小钱,也没开公司,不会有太大影响吧。”小周说。 市民态度 加强监管,购物更放心 晚上10点多,张女士忙完活都会习惯性地刷刷朋友圈。 “自己的朋友圈有一半内容是微商商品的发布,他们大部分都是我生活中的朋友或者亲戚,当个第二职业。”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日常生活中购买的各种东西,至少有一半都是在逛朋友圈时临时想起购买的,很方便。《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张女士担心很多自己喜欢的个人微商可能就不做了,“我有一家喜欢的蛋糕微店,就是一个朋友自己做自己卖。”但是前几天,这个朋友告诉她,元旦新年以后,微店可能不做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除了张女士担心的问题,也有人提到了成本的问题,担心以后可能面临更高的价格,“各种成本增加,最后还是会摊到我们消费者头上。” 因此,许多宝妈纷纷表示要在明年1月1日前大批“屯粮”。黄女士一直都是通过澳洲代购买奶粉,最近,黄女士就赶在新政实行之前为2周岁的女儿囤了半年的奶粉。 不过,也有市民承认,加强管理并不是一件坏事儿,“监管越严格,我们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小,如果平台上卖家的商品有问题,那么平台也得承担责任。这样以后在那些大型电商平台买东西,更加放心,更有保障。”网购达人刘小姐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