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场所码”应扫尽扫 共筑疫情防控“安全网”

时间:2022-11-23 09:04
来源:和畅惠来
【浏览字体: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工作依然不能懈怠,扫“场所码”作为落实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的有力手段之一,为有效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大群众要继续做好自我防护,主动配合扫码亮码,切实做到“应扫尽扫”。

  图片

  “场所码”是对进入场所的人员信息自动登记,通过扫码记录快速追溯相关人员活动轨迹、及时查找密接人员,为避免疫情扩散争取到宝贵时间的重要措施,更是我县落实精准防控,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21日上午,记者走访县政务服务中心、车站、高速路口、商场、药店看到,各公共场所在主要出入口处均放置了“场所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醒目的提示牌,进场人员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自觉佩戴好口罩,主动配合亮码登记,做好防疫工作。

  图片

  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 冯创武

  每一个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人员都必须先测体温、扫场所码、亮行程码,这也是为了确保每一个进入政务服务中心人员的安全,我们也非常感谢办事群众和企业的共同配合,一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图片

  在惠城高速路口,记者发现,外地来惠返惠货车司机在落地时,还需要配合扫“场所码”并进行“落地检”。

  图片

  县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主任 谢庆芬

  “场所码”是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可实现到访人员登记并关联查验到访人员健康状态的目的,为快速流调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支撑,具有“便捷性”“可溯性”和“预警性”三大特点。第一个是方便群众出行,通过“场所码”对出入该场所人员进行信息的自动化登记。第二个是精准追溯排查。在局部发生疫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新冠确诊病例或密接者的扫码记录,快速关联到其他扫描过该“场所码”的人员,便于相关部门开展精准追溯排查,避免疫情扩散。三是保护个人信息。目前出入场所,场所管理者要求群众进行手工信息登记,相比手工信息登记,“场所码”的应用可以减少个人敏感信息的传递层级和经手人数。

  相关部门提醒,“场所码”不仅可以省去纸质登记的繁琐步骤,大大提升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更是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的重要环节,广大群众在进入各类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主动扫码验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落实扫“场所码”等防控措施,共筑疫情防控“安全网”。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