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3年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4-02-23 17:00
来源:惠来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浏览字体:


  今年以来,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以下简称“政数局”)的法治政府建设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局的指导下,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践行“便民、高效、阳光、温馨”的服务承诺,按照标准化、信息化、透明化、扁平化、均等化的思路,努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凸显了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地位和作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的情况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学法考试,把法治政府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制定2023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计划,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2023年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随着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的开展,县政数局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等专题学习和交流研讨,带动局党员干部全面学习、全面落实。

  (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使法治政府建设卓有成效

  1.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新址,改善办事服务环境。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最”优化政务服务工作要求,县政数局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中心项目改造建设和搬迁入驻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改造搬迁,于2023年10月7日起对外开放运行。改造后办事大厅面积1590平方米,比原中心办事大厅增加840平方米。完成进驻单位有34个,进驻事项1040项;其中新增进驻4个分中心(医保、税务、公积金、不动产)、一个部门,新增事项379项。立足功能提升,服务优化,对大厅设置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设置8大办事专区(商务服务区、社会事务服务区、税务服务区、不动产服务企业、项目建设审批区、综合服务区、社保服务区、公安服务区)、6大功能区(网上办事体验区、党群自助区、便民服务区、母婴关爱区、大数据展示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办事大厅规划更合理、更齐全;群众办事更为方便、更为集中,新中心业务办理集中在一楼,缓解群众多头跑的现象,有利于减时间、提效率;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有独立停车场约3500平方米;新增医保、税务、公积金、公安户政、不动产等业务进驻;业务量明显增多,每天现场取票数量300多个,相当于原政务服务中心的5倍;群众满意度得到很大提升。

  2.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进事项同源规范管理,杜绝无谓证明,精简审批环节,推进“马上办”、“限时办”、“免证办”,目前“免证办”事项已达512项;继续推进提高网上业务办理,推行电子证照广泛应用,丰富应用场景,将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等常用的电子证照应用到高频政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率达到89.31%。

  3.强化部门合作,推行“一件事”集成服务,效果明显。积极推行“一件事”集成服务,将办理频率较高、涉及多部门的事项联合起来办理,推动政务服务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截至2023年底我县在用“一件事”82项,在政务服务网发布82项。涉及出生、教育、就业、创业、企业开办注销等和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高频业务,有效减少群众企业办事时限和跑动次数。

  4.推动“三个最”要求向基层延伸。

  一是出台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为打造“成本低、办事快、服务优、竞争力强”的营商环境,结合市相关文件精神,以县政府办文件印发《惠来县优化“三个最”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任务和要求。

  二是推动派出所、市监所全面进驻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派出所方面,目前,全县15个派出所已完成县局户政窗口及惠城、城东、东陇、华湖4个户籍服务窗口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进驻率27%。神泉镇、侨园镇、东港镇、岐石镇场地已改造完成,接下来公安局将进行网络线路接入,计划在2024年3月底完成进驻。市监所方面,全县10个市场监管所(惠城所、靖海所、鳌江所、葵潭所、神泉所、隆江所、周田所、东港所、仙庵所、岐石镇所)已完成进驻。

  三是推动事项向基层延伸。县政数局牵头组织县有关单位和各镇(场)重新梳理可延伸和已延伸的政务服务事项,截至至2023年12月底,已延伸镇(场)服务事项256项,其中涉及社保、医保、民政、医疗卫生、残联、农办、税务、司法等服务事项198项,高频事项约40项。

  四是开展基层服务人员礼仪培训。县政数局于2023年11月5日、11月11日分三批次组织县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各镇及部分村党群服务中心 窗口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礼仪培训,培训人数296人,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服务人员工作形象与文明素质。大厅办事秩序井然。

  (三)规范行政,打造健康政务平台

  1.坚持规范标准,推进信息化项目审核。根据《惠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揭阳市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惠府办函〔2019〕198号)文件要求,遵循“统筹规划、集约建设、共享开放、保障安全”的原则,对项目开展的必要性、规范性、可行性、安全性及资金概算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审核。2023年全年共审核惠来县政务信息化项目35个,核减金额13763392.05元,大大节省了财政支出。

  2.推进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标准化。惠来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3年全年在惠来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平台信息发布数量920条,微信公众号577条,指导对新媒体和门户网站内容修改高达142次,协助全县各单位公示和政务宣传共34条,助全县各单位处理依申请公开47件。机房巡检238批次,对政务系统巡检96次。

  3.抓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严格按照受理、转发、回复、回访的工作流程,督办解决热线服务业务单解决违规控停、环境污染、劳资纠纷等民生问题,切实做好哄抬物价举报、违规行为投诉、疫情线索提供、防疫知识咨询、个人困难求助等热线服务工作。2023全年,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转派我县业务工单6935件,(其中电话渠道诉求量3418件,微信渠道诉求量1664件,省政务服务热线渠道诉求量1637件,粤省事渠道诉求量161件,网站渠道诉求量55件),已办结6127件,办结率88.34% 。

  二、存在问题

  (一)因场地约束,推进延伸基层工作存在困难。部分镇的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较小且改造起来难度较大,暂时无法为派出所进驻提供场地,该项工作短时间内无法提前推进;有的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在办公楼2楼,有的镇办事大厅内没有设置厕所而设置在另一栋楼,群众办事较为不便。

  (二)网上办事率比较低。部分办事群众及企业因不懂有些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理,而依然跑到大厅办理;部分办事群众及企业由于对网上办事的接受程度还较低,对于可以网上办理的事项还是习惯线下办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办率。

  (三)政务服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部分业务人员在窗口礼仪、服务态度和业务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各政务服务部门、各镇(场)要根据实际加强政务服务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推进各镇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加快推进派出所、市监所进驻工作。县公安局、市监局要加强与各镇对接,抓紧做好设备配套、线路报备、场地改造、人员安排等工作,协调解决进驻相关问题。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网办率。各政务服务部门尤其是县高频事项业务服务部门,要加大相关政策以及可以网上办理服务事项的宣传力度,让群众熟悉、习惯网上办事,提升网办率,努力推进不见面办理。

  (三)努力提升政务服务人员服务水平。通过开展礼仪培训,快速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以热情、饱满的服务态度和有礼、有节的服务形象,提高群众办事的幸福感和获得度,让政务服务从“窗口”走进群众“心口”。

  (四)继续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将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成果应用到窗口收件和部门审批,不断明晰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间等内容,确保“线上线下”标准一致。

  (五)继续做好深化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积极推动政务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实现共享。完善数据分类开放制度,制定数据开放进程和计划,在保护国家安全、公众权益的前提下,方便企业依法依规获取和利用数据。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与增值化开发利用,逐步形成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地方财税收入的良性循环。

  (六)继续做好惠来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公众号的运维工作。指导全县各成员单位做好相关信息发布工作,尤其是提高各成员单位的内容安全监测意识。监督指导全县新媒体的运维,辅助政府办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第一时间告知相关单位依申请信息。

  惠来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3年12月31日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