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有关单位:
经镇委镇政府同意,现将《隆江镇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整治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隆江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3年7月27日
隆江镇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整治工作
总体实施方案
根据市道安办《关于挂牌整治惠来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 通知》(揭道安办〔2023〕44号)精神,市人民政府对惠来县全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开展为期12个月的挂牌整治,时间从2023年5月24日起。为全面整治我镇交通秩序,增强整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彻底扭转全县道路交通安全严峻形势,切实解决我镇部分区域事故风险较高、道路安全隐患突出、重点车辆和驾驶人隐患存量较多、农村地区秩序管理不到位、重点违法整治不到位等问题,确保惠来县在规定期限内顺利摘牌,根据《揭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揭阳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整治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揭府办〔2023〕24号)与《惠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来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整治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惠府办〔2023〕16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聚焦“人、车、路、企”突出风险隐患,切实推动我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实现“一升、两降、一个不发生”的工作目标,即交通违法行为现场查处量同比上升1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0%以上,不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重点车辆治理方面,“两客一危”和重型货车、重型挂车、面包车检验率、报废率以及重点驾驶人审验率、换证率、满分学习率均保持在全省中等以上水平;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实体化运作“两站两员”,推动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农村地区交通违法行为查处量和劝导量同比上升10%;重点交通违法整治方面,五类摩电违法行为查处量同比上升10%,摩电头盔佩戴率达70%以上,涉摩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以上,货车超载违法查处量同比上升10%以上;宣传教育方面,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八进”活动和三年宣教整治行动,强化事故和违法震慑作用,力争涉及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安全头盔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违法数量明显下降。
二、工作措施和任务分工
(一)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
高位部署推动挂牌整治工作,全面落实省、市、县道安办文件要求,全镇每月至少组织开展2次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统一行动,严管严查重点车辆和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交通违法行为现场查处量同比上升10%以上,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0%以上。
(二)提升道路安全防护水平
开展重点道路隐患专项治理。持续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针对国道228线、县道101线存在的道路隐患开展治理工作,对全镇重点道路侧防护栏、中央隔离栏、照明设施缺失、开口过多、标志标线不完善等问题开展一轮全面排查,落实路侧防护和中央隔离设施,增加警示灯和警示标志,切实消除道路安全风险。
责任单位:隆江交警中队,隆江派出所。
(三)强化重点车辆源头治理
1. 全面清理重点车辆和重点驾驶人隐患。完善重点车辆和驾驶人风险隐患管控机制,落实源头隐患清零制度。运用大数据平台,定期分析重点车辆和重点驾驶人存量隐患,严格落实预警机制,持续强力清除重点车辆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多次违法未处理以及重点驾驶人逾期未审验、逾期未换证、满分未学习等源头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实施网上网下精准打击,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实时预警和车辆轨迹分析,精准打击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系统已注销上路行驶隐患重点车辆,确保“两客一危”和重型货车、重型挂车、面包车检验率、报废率以及重点驾驶人审验率、换证率、满分学习率均保持在全省中等以上水平。
责任单位:隆江交警中队,隆江派出所、隆江教育组、隆江市监所。
2. 强化运输企业监管。农业农村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隆江交警中队、隆江派出所要对辖区客运、货运、危化企业和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压实相关企业、单位安全主体责任。针对系统标注的高危企业落实专人跟进,每月对客运、货运、危化企业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逐一督促企业及时清理安全风险隐患,对多次督促仍不整改、隐患存量大的高危企业进行约谈,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惩戒、行政处罚。有效遏制营运车辆交通违法,确保营运车辆交通责任事故同比下降10%以上。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隆江交警中队、隆江派出所。
(四)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1. 加强交通安全保障。压实各村(社区)属地领导责任,全面摸排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工作落实情况,优化“两站两员”布局和设置。持续推进警保合作“两站两员”的实体化运作,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落实“七必上”和“四个不少于”劝导工作要求,发动劝导员上路劝导、入户宣传,及时劝导、查纠高危交通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镇财政所、农业农村办公室、隆江交警中队、隆江派出所。
2. 集中整治农村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劝导力度,强化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升辖区交通安全管理效能。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重点整治交通秩序乱、事故多的路段和镇区的交通秩序,全面强化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交叉口路段的行车秩序管理,严查道路两侧违法停车、违规摆摊等严重影响通行秩序的违法行为,确保辖区交通违法行为查处量和劝导量同比上升10%。
责任单位:镇农业农村办公室、隆江交警中队、隆江派出所。
(五)加强重点交通违法整治
1. 加强摩电车辆源头管理。组织力量摸查辖区摩电及其驾驶人底数,实行在用摩电户籍化管理。认真研究推出过渡期管理和摩电车辆以旧换新、奖补报废等优惠政策,隆江交警中队、隆江派出所进一步扩大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工作,大力推进摩托车“送考下乡”。要严格落实加油站不给无牌无证车辆加油与维修店不给无牌无证车辆维修的措施。落实交通违法抄告制度,切实加强快递、外卖等城市配送行业和共享电动车管理。
责任单位:镇财政所、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隆江交警中队、隆江派出所、隆江市场监管所。
2. 加强摩电交通秩序整治。每半月至少开展1次多警种、多部门联合整治摩电交通秩序统一行动,严查无牌无证、超员载客、不戴头盔、逆向行驶、不按交通信号规定通行等五类涉摩电严重违法行为,确保县挂牌整治期间全镇摩电五类重点违法行为查处量同比上升10%以上。全镇涉摩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以上;全镇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戴头盔率达70%以上。
责任单位: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隆江派出所。
3. 加强货车综合治理。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联勤联动联合执法,形成合力。交通运输和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强协作,全面共享治理货车超限超载相关数据资源,紧盯货运源头单位、国县道、高速公路入口、流动治超路段等阵地,严格治超联合执法作业流程,落实拦截、称重、卸载、处罚措施,严查严处超限超载车辆,严厉打击工程运输车违法、“百吨王”,严格落实“一超四罚”。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应急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辖区重点货运、危运源头单位开展巡查和检查,规范货运、危运车辆合法装载、配载,检查货物装载监管情况,依法对违规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整顿。市场监管部门要对企业安装的称重设备依法监督管理,督促企业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台账,加强日常管理。县挂牌整治期间,全镇货车超载违法查处量同比上升10%以上。
责任单位:镇应急管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隆江交警中队、隆江派出所、隆江市场监管所。
(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 开展公职人员带头遵守交规活动。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人员要带头模范遵守交通法规,积极参与文明交通行动,自觉做到文明出行,并带动家人、亲友、同事和周边群众遵守交通法规。要加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教育提醒工作人员不无牌无证驾驶、不酒后驾驶、不违停乱停、不闯红灯、不逆行、不超员等,驾驶摩电车辆自觉做到有牌证、戴头盔、限两人、靠右行。在工作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在门口及停车场摆放提示牌,杜绝无牌摩电车辆进入行政办公区域,对公安交警部门抄告的违反交规的人员,加强教育、督促整改、落实处理。
责任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2. 提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针对性。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八进”活动,加强农村地区“一老一小"、新驾驶人、进城农民工、营运车辆驾驶人等群体出行安全常识普及教育。扎实开展“安全带、安全头盔守护生命”三年宣教整治行动。针对学生和家长群体,教育部门要牵头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全镇学校要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栏,每学期开设不少于2次交通安全课,教育提醒学生和接送家长遵守交通法规。
责任单位:镇党建工作办公室、隆江教育组、隆江中学、襟江中学、隆江二中、惠来滨海学校、隆江交警中队、隆江派出所。
3. 扩大交通安全宣传覆盖面。要发挥好主流媒体及“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力量,加强新媒体矩阵建设及宣传联动,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持续开展“五大曝光”行动,将今年发生的死亡2人以上的交通事故制作成典型案例,制作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并在相关媒体、加油站、农村地区广泛播放,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引以为鉴,强化事故和违法震慑作用。健全完善安全提示信息精准推送机制,向不同类型的交通参与者发送有针对性的行车安全提示警示信息。要围绕“全国交通安全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要夯实交通安全宣传阵地,至少设置一处固定的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各村(社区)至少设置一处墙体标语板报,村口至少设置一处警示提示标牌。
责任单位:镇党建工作办公室、隆江文化服务中心、隆江教育组、隆江中学、襟江中学、隆江二中、惠来滨海学校、隆江交警中队、隆江派出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挂牌整治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我镇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水平、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村(社区)务必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部署,落实政策及资金支持保障,确保挂牌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二)落实齐抓共管。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各村(社区)、有关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对多个部门负责的综合治理任务,要定期协商,联合推进。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联合查处、案件移送机制,加大全链条监管和跨区域打击力度,形成强大执法合力。
(三)强化督查推进。要采取日常指导与明察暗访相结合、例行检查与专项督导相结合,全面了解掌握工作进度,及时督导发现问题,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对工作不力、慢作为、不作为的村(社区)单位及个人,组织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