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不熟悉水性擅自下水施救
3、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4、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1.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在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的水源地游泳;
4.不要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度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1、及时大声呼救
2、向周围成年人求救
3、及时拨打110
4、给溺水者提供救助工具,比如救生圈、竹竿、绳子等漂浮物
切勿盲目下水营救!!
做到“四个知道”
1、孩子去哪了?
2、孩子在做什么?
3、孩子和谁一起出去?
4、孩子什么时候回来?
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当孩子在水中或者水周围时,家长都应专心看护,不要分心做其他事情
3、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4、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5、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6、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7、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8、与孩子保持一臂之内的距离,这样发生危险时,家长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和施救。
9、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10、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辨别溺水?
真实的溺水是无声、快速的,而不是像影视剧中表演的“使劲扑腾、大声呼救”的样子。当发现孩子在水中保持目光呆滞看向前方,头上扬嘴微张的姿势时,家长就要警惕孩子可能溺水了。
孩子溺水时,要这么做:
1、迅速救上岸:
从背部将溺水者头部托起,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
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从后背抱住溺水者腹部,腰背向上,头足下垂,并用力抖动,尽快将呼吸道内的水排出。
4、人工呼吸:
对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脱下外套:
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加强监护 注意安全
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