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带动·横纵联创】前詹镇:联村共建 振兴连片

时间:2023-08-11 10:56
来源:前詹镇
【浏览字体:

  前詹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动·横纵联创”行动,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实施“党建+片区联建”抱团发展行动,以跨村联建、村企联对、多方联动的模式,凝聚多方力量,汇聚优质资源,着力培育组织振兴示范村,合力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以高质量党建为前詹乡村振兴赋能提速。

跨村联建,激发“源头活力”

  前詹镇立足本地海洋资源禀赋及海岸线区位优势,聚焦生态旅游、鲍鱼养殖、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以沟疏村、赤澳村、前詹村、铭东村、石峻村5个组织振兴示范村为联结点,充分发挥沟疏、前詹、赤澳等产业强村在服务大项目落地、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上的示范带动作用;借鉴铭东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在和美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实践、基层治理上的实践经验;推广石峻村“市级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在党建阵地建设、村民民主协商、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上的先进做法,互相增强、协同融合、一体推进,合力创建前詹镇“党建赋能·‘詹’显活力”示范带。示范带由镇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负责人,镇班子成员下沉一线、挂村联片,通过建立健全联席议事、资源互通等运行机制,推动联建村在阵地建设、队伍培养、活动开展上互促互进,在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经济发展上合作共赢,辐射带动联建村实现增收、抱团发展,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源头活力”。

村企联对,增添“内生动力”

   前詹镇按照“地域相邻、人文相亲、产业相近”原则,以鲍鱼为媒,串联起沟疏村、赤沃村、前詹村等沿海村,以党建赋能,充分发挥鲍鱼养殖村党组织引领作用,同步建立海源达、创荣、润泽等鲍鱼养殖龙头企业党组织,形成“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载体,力促村企联对共建,通过资源整合、发展融合,强链补链,以成熟、先进的养殖技术体系带动鲍鱼产业发展,示范带动全镇130多家鲍鱼养殖企业(合作社)共同发展,打响“鲍鱼专业镇”称号。探索实施村企联建新模式,沟疏村发挥资源及地理优势,建立“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村民委员会与和畅(惠来)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对合作,投资开发国家3A级旅游景区——沟疏滨海旅游度假区项目,成为粤东旅游新晋打卡点,接待各方旅客超过千万人次,该项目的开发,有力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前詹村经联社成立“惠来县前詹振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营食用预包装农产品,年营业额近20万。同时,该镇因地制宜推进山海乡村旅游小镇建设,鼓励村企合资投办餐饮、民宿、农家乐体验园等服务产业,通过优势互补,推动村、企、民进一步实现同频共振、利益共享、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增添“内生动力”。

多方联动,凝聚“创富合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抓手在产业项目。前詹镇在创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动·横纵联创”行动中,注重人才作用的发挥和产业项目的引进,充分借助帮扶单位、高校的教育、科技、智力和组织优势,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强化技术技能联动支撑,前詹镇联合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海洋大学、惠来县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建设“广东惠来鲍鱼科技小院”,科技小院长期派驻在校研究生、养殖专家驻点,为全镇130多家鲍鱼养殖厂提供技术服务,服务鲍鱼产业年产值达到6亿元。积极组织向村民集中流转闲置撂荒土地,联合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技术人员,引进现代化种植技术,如,沟疏村百亩“富硒辣椒”种植基地,种植辣椒年产量达20万斤,为村集体创收约40万元;积极对接广东省内高校专家教授莅临前詹调研指导,为辣椒、鸦胆子等特色种植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优化招商引资联动服务,前詹镇立足鲍鱼专业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定位,引进并投产项目5个,总投资额达4300多万元,项目涉及鲍鱼养殖、黑山羊预制菜加工、水稻种植等产业;发挥临港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动员外出乡贤返乡投资兴业,目前,共有3个投资规模较大、产业带动全的项目在洽谈中。深化人才交流联动机制,搭建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汇聚高校教授、科研专家、企业主、外出乡贤、本土人才等多方力量,促进政校企交流,扩宽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深化拓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订单产销等业务,凝聚起各类人才、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富合力”。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