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通知》正式印发实施,2023年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工作部署推出。“连连看”不难发现,广东正在聚焦头号工程重点发力,兼顾眼前和长远发展要求,全力以赴推动这项头号工程夯基垒台、取得实效。
看点一 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广东以全国1.9%的土地面积,承载着全国8.9%的人口和10.9%的经济总量,近年来在推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成效显著。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推动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目前,广东共部署开展了4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最新出台的《通知》明确,积极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提出整治新增耕地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挂钩的激励机制,实行“垦五奖一”——鼓励以乡镇为单元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项目整体通过验收后,省级按照新增耕地面积5:1奖励该县(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单个项目奖励指标不超过1000亩。同时,加大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支持力度。
看点二 探索实施“房券”“绿券”制度
聚焦低效用地盘活问题,《通知》提出,支持各地在遵循自愿、公平、公开原则的前提下,探索实施“房券”“绿券”制度,一方面将被征收房屋等物业按货币补偿金额量化,形成具体凭证核发给被征收人,另一方面对现状建设用地因不适宜复垦为连片农用地,但通过复绿后符合城市绿地发展或具有一定生态价值,验收后按照一定比例兑换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奖励凭证,以此破解土地供需矛盾。
“房券”“绿券”具体操作办法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
此外,广东还提出,从2024年起,按57个县(市)创先、进位、消薄的不同类型,每年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和下降率加权值(各占50%)排名前三的县(市),分别实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推动县(市)节约集约用地,提高用地效益。
看点三 农村科技特派员“组团式”帮扶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广东将大力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组团式”帮扶新模式,在市、县设立农村科技特派团工作站,集中力量攻克重点问题,为“百千万工程”实施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可预见的是,“组团式”帮扶将成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趋势、新模式。
今年6月,省科技厅出台《广东省科技支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试行)》,从持续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推广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发挥科技金融赋能作用等8个方面赋能“百千万工程”。其中,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就是落实该方案的具体行动。
看点四 农村科技特派员承担帮扶任务视同承担省级科技项目
农村科技特派员已成为广东科技支撑“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省已派出2812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在精准把握县镇村科技需求的基础上组成901个团队,对接帮扶全省14000多个村,服务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机构约4200家,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超4700项。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龚国平介绍,下一步广东将创新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进一步创新完善“县镇村发榜+地市组织选派+省级认定支持”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推进落实农村科技特派员承担帮扶任务视同承担省级科技项目。通过制度保障,推动广大农村科技特派员轻装上阵,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发展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还将完善农村科技特派员管理模式,引导各地市将“大专项+任务清单”资源向科技支撑“百千万工程”倾斜,在市、县组建跨学科、跨领域、多单位联合的农村科技特派团工作站,大力推进“组团式”科技服务形式,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