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来:推行“农民工匠”模式 实现公共服务建设项目高质量落地

  新华社广州1月24日电(杨楠、吕光一)   项目程序复杂、建设进度缓慢、资金支出率不高……长期以来,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实施难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堵点”。为了加快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广东省惠来县推行“农民工匠”模式,畅通涉农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村各项公共服务建设项目高质量落地。

  先行先试,危机中育新机

  惠来县地处粤东沿海,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原乡村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缓慢。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建设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而传统的建设流程项目建设申报、审批、实施程序冗长,严重影响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进度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对此,惠来县推出“农民工匠”模式,将技术含量不高、建设资金不大的农村工程项目开放给由农村工匠组成的建设队伍,同时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新农村项目建设得以快速高效推进,施工效率提高2-3倍,工程成本减少1/3以上,工程用工当地农民参与率达到80%以上。

  为了新模式顺利推进,惠来县按照简化程序、节约时间、节省成本等原则,出台《惠来县简化农村项目建设流程指导意见》,让“农民工匠”模式推行有据可依,提高了基层干部推动实施“农民工匠”模式的积极性。

  惠来县针对“农民工匠”模式制定了细致的操作指南,保障了该模式在实际推行中的规范化。将使用政府性资金建设单项100万元以下、技术要求不高的项目纳入农民工匠承接范围。将传统农村项目建设所需的17个环节,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和减少到10个流程,实现了建设流程全面“瘦身”。

  惠来县“农民工匠”模式坚持农民事情农民办,本地人做本地事的基本原则,让农民参与公共服务建设。采用“农民工匠”模式的建设项目承接方是本村有一定技能水平和施工经验的村民组成的施工队伍。“农民工匠”模式的推行改变了以前“干部在干、农民在看”的现象,提升了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

  “农民工匠”在实操中秉持公开公正的原则,接受多重监督,保证建设资金合规使用、落地生效。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监督。项目完工后,由村建设委员会和村两委干部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再由镇农办联合环保、财政、水利、国土等多部门组成验收组,对项目进行最终验收。

  简易规范,建设中开新局

  在充分吸收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惠来县进一步探索优化农村“农民工匠”模式,总结形成可供复制推广的2.0版本。

  一是在项目筛选上围绕“精和易”。兼顾“急难愁盼”与简易可行,将农村巷道硬底化、机耕路、小型农田水利、危旧房改造等技术要求不高、村民能够自建、受惠对象直接的农村小型工程项目确定为适用于“农民工匠”模式的项目类型,既能充分发挥当地“农民工匠”的所能所长,实现就地就业,又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短板。

  二是在主体选择上优先“能和巧”。用能人管项目,取巧匠来施工。明确村委会为项目责任主体,和村党组织一起承担协调、指导和监督等任务。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5-7位村民组成建设理事会,负责施工组织、材料采购、财务管理和质量监管等。同时让人民群众参与到项目建设和监督全过程,实现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大大激发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三是在流程设计上突出“简和实”。“农民工匠”模式简化项目流程,有效化解了传统新农村建设项目流程繁琐、实施时间冗长的问题,简化了部分流程,将传统需要县级部门审批的流程下放到镇级部门,真正实现了建设流程全面“瘦身”,有效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四是在资金使用上遵循“省和慎”。与传统项目实施流程相比,“农民工匠”模式推进的项目工期大大缩短,资金使用率明显提升。在简化流程、减少传统开支的前提下,改变传统工程施工既包工又包料模式,落实项目建设主体自行采购施工材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单项工程节约成本30%左右。

  图片

  农民工匠正在进行项目施工

  共建共享,实践中出效益

  “农民工匠”模式的广泛推行有效打通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为提升当地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水平打下基础。

  “农民工匠”模式坚持项目资金项目使用,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惠来县采用“农民工匠”模式项目889宗,已竣工747宗,传统模式预算投入资金需45404万元,已投入资金31802万元,实际节约资金10403万元。

  项目在阳光下实施,所有资金都透明公开,广泛发动社会参与,让群众有参与感、获得感和责任感。仅2021年,参与的农民工中有脱贫户392人,直接带动增收341万元,脱贫户既实现了就业增收,也在劳动中得到了技能培训。

  图片

  农民工匠承包村道路面硬化项目施工现场

  通过“农民工匠”模式,农民参与到自己家乡各项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中,了解政府如何花钱、如何建设,增强对乡村振兴的认同和支持。“农民工匠”模式下,农民既是受益者,又是建设者,实实在在推动实现农村共建共治共享。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