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惠来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以“三贡献一高一强”为标准,全力推进产业大招商、项目大建设,努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建设,奋力争创全国经济百强县。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惠来县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图为该县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
惠来县努力打造“来了就是惠来人,惠来办事不求人”的良好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惠来县合计签约项目共85宗,投资总额356.65亿元。其中制造业签约项目23宗,占比27%,投资总额150.25亿元,投资总额占比42.1%.该县牢固树立“项目为重”工作理念,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一是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中石油、国家电投、GE、中储粮等一批头部企业优势,对接、整理头部企业供应商、合作商名单及相关信息,引进头部企业上下游、前后端项目。二是以链招商。紧紧围绕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洋牧场、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集群,以现有产业引凤筑巢,持续引进上下游链条项目在惠布局、集群发展,全力创造“枝繁叶茂”的产业发展环境。三是借力招商。借助与东莞麻涌镇、惠州大亚湾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塑胶商会以及惠来广东各大商会委托招商的合作关系,探索建立“海上风电资源+海上风电产业联盟+风电基金+园区运营”4+模式,借用各方力量,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四是平台招商。积极对接省招商平台“投资广东”,建立招商引资惠来专区,通过打造“招商地图”,为企业精准推介产业园用地、合作项目、招商政策等资源;即将上线“惠来招商宝”招商小程序,更快速便利开展“掌上招商”“云端招商”。五是以情招商。通过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暨2023年第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签约、开工、投产活动,惠来县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引资座谈会等活动,向在外惠商和乡贤传递惠来大有可期的发展前景和县委县政府大抓招商的发展决心,借助在外惠来商会和广大乡贤桥梁纽带作用,引荐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惠来。
以龙头企业带动绿色石化配套项目
惠来县以大项目建设投产带动县域经济提速提质发展。图为已全面投产的世界级炼化项目——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夜景灯光璀璨。
惠来县依托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生产的聚乙烯、聚丙烯、ABS等原材料,在紧邻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的溪西镇打造临港产业园化工新材料工业区。该园区规划面积2144亩,首期用地面积372亩,突出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项目的发展思路,将作为该县承接广东石化下游产业及产业链发展集聚地,力争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企业、项目,进一步延伸绿色石化下游产业。目前化工新材料工业区已入驻企业6家,产品涵盖户外运动装备、光电材料、塑料制品、改性新材料和再生资源,合计投资总额6.42亿元,预计年产值10.1亿元、年税收贡献0.56亿元。至目前,还有10多家企业正在紧密洽谈项目。
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揭阳神泉一风电项目已全容量并网。
位于惠来靖海海边的粤电惠来靖海电厂。
海上风电方面,惠来县抢抓海上风电开发的大好机遇,大力推动风电装备产业发展,打造集开发、科研、总装、制造、运维为一体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目前临港产业园(前詹工业区)千亿级产业平台和海上风电万亿级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其中,国家电投神泉一31.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国家电投神泉一(二期)9.1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国家电投神泉二50.2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已全容量并网,揭阳靖海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计划2023年底具备开工条件。
海工装备方面,惠来县把风电产业集群作为抓手,以国家电投作为龙头,以海上风电母港作为核心竞争力,以GE、明阳、远景等一批企业作为骨干,持续谋划和引进一批海上风电产业项目。目前海上风电五大部件(主机、塔筒、钢管桩、叶片和海缆)全要素全链条聚集,入园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有GE海上风电机组总装基地、远景南方智慧风电装备产业园、广东蓝水海洋工程装备基地、揭阳亨通海缆厂基地、揭阳明阳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天顺风能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
新型储能方面,惠来县紧抓被省能源局推荐为独立储能电站布局区域,以及被定位为市储能产业发展重点区域的有利优势,大力加快推进储能装备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力度,形成新能源+储能电站+储能装备产业链条。当前已备案储能项目3个,分别为惠来200MW/400MWh集中共享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惠来陂美独立储能项目以及广东省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揭阳实证基地项目。
新能源高端装备方面,其中光伏发电初显成效,惠来县因地制宜鼓励探索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模式,积极推进广东能源葵潭农场500MW光伏复合项目,截至2023年9月集中式光伏发电投产装机容量约26万千瓦。氢能利用发展取得突破,惠来县认真贯彻落实市主要领导关于氢能产业链关键设备制造基地项目的调研指示精神,会同国投电力、华清公司以及市有关部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合资公司——氢联时代(揭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登记,项目用地土地方面正在进行地表清理。
“一园多区”引进产业转移项目
位于惠来前詹海边的国家管网粤东LNG项目。
惠来县按照“一园多区”的思路,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平台规划建设,以临港产业园前詹工业区为主园区,在惠来县东、西部各规划一个工业区,形成三个产业平台,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前詹园区25平方公里,金砂工业区3平方公里,化工新材料工业区2平方公里),规划打造海上风电、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三大板块。
阶段来,临港产业园持续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以海上风电母港为核心竞争力,围绕海上风电及新能源产业,承接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海上风电开发运营、LNG及下游产业链、储能、氢能等产业。临港产业园2023年主平台承接项目两个,分别是天顺风能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一期)、蓝水深远海装备科技制造项目。
与此同时,惠来县抢抓东莞麻涌镇对口帮扶发展机遇,成立转移对接工作专班,加强与珠三角和其他发达地区意向企业的沟通联系,推动产业转移提速增效。目前麻涌镇驻惠来县工作队拟在临港产业园建设东莞产业转移工业园,用地面积为164亩,主要产业为储能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及粮油加工。
惠来县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为本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以产业体系的全面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惠来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加快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惠来县聚焦绿色石化产业下游和海工装备上游“强链、补链、延链”,全力打造绿色石化和海上风电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海洋牧场、新型储能、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制造业家底。
——推动产业平台建强建优。惠来县聚力建设“一园多区”平台建设,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优质项目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识,持续完善配套建设,充分发挥重大产业平台招商专业化优势,瞄准上下游供销两端开展精准招商,推动绿色石化、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新型储能、化工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现入驻三个产业平台的企业共有34家。
——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惠来县出台《惠来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树立“来了就是惠来人,惠来办事不求人”的服务理念;发挥招商项目专班职能,实行“领导主抓、专班推进、部门协同”制度,切实解决企业困扰;树立“项目不落地等于白招商”理念,坚持实行领导挂钩重点项目责任制和“三个一”服务制度,以立体化保障、精细化服务,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
惠来县表示,要精准有效开展“以商招商”,必须有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作支撑,要把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着力点,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吸引带动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意识,持续聚焦“三个最”工作要求,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真正把营商环境建设做实、做细、做成品牌,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