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海洋是一座蓝色的宝库,那么船舶就是开库取宝的必需工具。我国是世界造船大国,绿色船舶、智能船舶则是造船工业的发展方向。4月23日,揭阳市政协副主席、惠来县委书记魏洁林率惠来招商团前往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洽谈合作,考察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招引绿色船舶制造项目落户惠来。
万里长江流至南通市海门区,广阔的江面犹如海面,无数货轮列成纵队,在黄金水道上航行,前后都望不到尽头。长江之滨,多艘大型LNG运输船、大型汽车滚装船正在舾装,它们的诞生地就是招商工业海门基地。
海门基地由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和招商局邮轮制造有限公司组成,厂区占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拥有长江岸线1729米,码头四座,配置50万吨级船坞一座,10万吨级船坞一座,船台三座。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CNAS认证实验室,以及江苏省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示范智能车间等,生产制造能力与技术创新实力雄厚。
座谈会上,惠来招商团成员,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水运工程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罗敬思分析了惠来县发展修造船产业的条件,介绍了惠来修造船基地的选址及发展方案。罗敬思表示,惠来县位于粤东沿海,距离国际航道仅有5至10海里,船舶进出港便捷,平均航行时间较国内其他港口短,区位优势明显。揭阳港惠来沿海港区共规划岸线18.2km,未利用岸线达15.1km,沿海岸线后方可开发利用的陆域条件较好,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建设大型修造船码头和船坞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粤东尚未建设大型的修造船基地,随着船舶需求量的增加,船舶修造市场仍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魏洁林指出,近年来,惠来县加快构建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惠来临港产业园“一园多区”和港口的集疏运通道较为便捷。惠来县绿色石化、海工装备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为修造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魏洁林邀请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组织团队到惠来调研考察。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海门基地主要从事高端海工、绿色船舶产品的设计、制造、修理改造业务,主营产品包括大型LNG运输船、大型汽车滚装船(PCTC)、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风电运维船、邮轮系列(泛客船)及特种船等,能建造全球最大吨位的46万吨级FPSO。未来,公司将就修造船产业、海工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强与惠来县的联系,争取达成项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