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Q弹”鱼丸、绿盘鲍,揭阳传统海洋食品借力深加工驶向“蓝海”

  在10月22日—25日“产业赋能·向海图强”——2025活力揭阳行活动中,媒体采风团深入揭阳市惠来县,近距离考察当地传统海洋食品产业何以实现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创新的蝶变,加速驶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蓝海”。

  在惠来临港产业园,揭阳市农业龙头企业惠来县长荣实业食品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设备齐全、展厅里鱼丸等特色产品飘香。

  图片

  这家前身可追溯至1987年的海产品加工企业,依托惠来丰富的海洋资源,已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体系。

  “我们主打传统的鱼丸、墨鱼丸、虾丸、鱼皮饺、牛肉丸等产品,年产约1万吨,这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但要抢占新消费市场,必须拥抱深加工。”长荣实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自主创新的驱动下,公司不仅将鱼丸做到了Q弹极致、口感细腻,更顺应新消费趋势,推出了鲍鱼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

  图片

  眼下,公司正投资5000万元建设鱼糜制品生产扩建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5亿多元,进一步支撑揭阳海洋食品产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预制菜产业的延伸。

  如果说长荣实业是“向海”要深加工,那么另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惠来县华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则是揭阳养殖行业“耕海牧渔”的缩影。

  图片

  “一口鲍鱼一口金”,鲍鱼富含谷氨酸,被誉为“海珍之冠”。揭阳惠来地处粤东沿海,这里水质优良、藻类茂盛,夏季还有低温洋流经过,形成独特的避暑港湾,正好可以实现“北鲍南养”。2022年,惠来县鲍鱼产业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获批“国家级鲍鱼产业强镇”,全县鲍鱼工厂化养殖场从最初的个位数增长至近200家,鲍鱼苗产量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带动附近就业超万人。

  其中,采风团了解到揭阳市首家鲍鱼出口生产基地华深水产,成功培育出集成活率高、生长快、抗病强、耐高温等优点的新品种“绿盘鲍”被行业重点采用,为全国鲍鱼养殖提供优质种苗。

  图片

  “养殖过程中,鲍鱼喜阴怕热,气候、水温及水质会对养殖造成直接影响。如果遇上台风,海上浮筏吊养更有可能损失严重。”当地鲍鱼产业“带头人”、华深水产负责人陈华生表示,为了抵御风险,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公司利用陆上工厂化养殖技术,在浅滩通过沙滤取水进行循环养殖,并在养殖池上方架设遮阳设施,“硬件”达到遮阳降温,同时手机上的“软件”实时监测,溶氧量、pH值、水温、大气压强等数据一目了然。

  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全产业链的深度布局,揭阳正逐步实现“向海图强”的战略目标,推动海洋经济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