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揭阳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B]

惠函〔2024〕173号

对揭阳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中国农工民主党揭阳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惠来县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惠来县现有常住人口105万人,2023年开展应急救护培训4场,公益宣讲3场,进社区(广场)安全生产宣传活动3次,应急救护知识普及530人次,获得初级救员认证115人,有效提高人民群众急救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少心源性发病人死亡概率。为使设备配置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惠及范围更大的目标群体,惠来县积极开展AED设备安装前期调研工作,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二、主要做法

      (一)积极开展心肺复苏知识科普宣传宣讲活动。一是结合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发挥职能部门在宣传、普及急救知识的作用,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的普及,急救内容包含心肺复苏、背部叩击法和腹部冲击法。通过宣传活动,人民群众提高了对急救安全知识的认识,学习了急救知识,掌握了应急救护技能操作,大大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二是结合省红十字会活动主题“生命教育,救在身边”,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县卫健局联合县公安局在公安系统内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班,到前詹通用电气海上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三是开展2023年夏季惠城镇校园最小应急单元安保人员急救演练,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公益讲座,分别在大庆油田公司靖海站和大南海站开展急救公益宣讲,普及急救知识。四是市卫生健康局组织开展各类急救知识科普宣讲活动,发动各级医疗机构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师积极参加、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工作,为人民群众讲授心肺复苏、紧急包扎止血、AED的使用等急救知识,提升群众的急救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死亡人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积极推进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工作。科学谋划,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有效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摸底调研县内公共场所情况,拟订优先安装设备的场所,逐步推广应用。选调医护人员参加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学习,作为应急救护师资骨干,承担救护员培训授课任务等职责,为AED设备的安装使用积极创造条件。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高效推进。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成任务,成立惠来县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项目实施工作小组负责指导项目实施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实施工作小组设立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工作。

二是加大力度,协同推进。分类分批施策,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资源配置,坚持公益性,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卫健、红十字会、财政、教育、公安、交通运输、文旅、应急等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推进。

三是落实责任,各司其职。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602号)要求,落实县卫健局牵头做好实施方案制定、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配置规划等工作,汇总统计、督导检查,选调医护人员参加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学习,作为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骨干,承担救护员培训授课等工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规划及布局,并落实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安装场所所在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应急救护员培训,落实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日常管理、巡检并做好记录。

        四是统筹谋划,先行先试。坚持“先行先试、循序渐进”,优先在县城区域的学校、客运车站、高铁动车站等客流密集的交通运输场站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逐步推广应用。

五是加强宣传,形成共识。为广大群众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工作,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宣传,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努力形成积极学用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公共场所紧急救助行为,理性对待可能出现的各种救助后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相关规定,为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安装场所所在单位和使用人员实施应急救护提供法律保障和司法救助。

       诚挚感谢您对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惠来县人民政府

2024年8月22日

(联系人及电话: 陈奕明,0663-6623381)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