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当天上午,由惠来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惠来县文化馆、惠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联合主办的以“保护发展非遗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非遗宣传展演活动在惠来县文化广场隆重举办。
本次活动以非遗项目表演、非遗项目保护成果图片展览、非遗项目展示区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当前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一步完善建立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体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充分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
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邱伟青,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蔡汉春,惠来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林轶伦;县文化馆负责人谢振汉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学生代表等参加本次活动。
局长林轶伦表示,我局将以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为契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让全县人民共同关注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展演活动为极具惠来地方民俗特色的“潮州音乐”、“葵潭鹤舞”、“澳角舞鱼”和“靖海英歌”共四项非遗项目。项目传承人及表演人员在舞台上精彩呈现了非遗文化的精气神和传承力,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叫好,掌声此起彼伏。
一、潮州音乐
惠来“潮州音乐” 于2007年被列入揭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作品潮州大锣鼓《惠邑图腾》是一曲气势恢宏、磅礴壮丽的赞歌,分三个乐章描绘了惠来各项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充分表现出惠来浓厚的文化底蕴、蓬勃发展的向上精神、开辟新征程的豪迈情怀。
二、鹤 舞
“鹤舞”于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葵潭当地流传久远的民间舞蹈,共有“瑞鹤起舞”、“瑞鹤迎春”、“瑞鹤献宝”及“七鹤归岽”四个舞段。其风格挺秀、色彩绚丽,不仅为本次活动营造了喜庆气氛,同时也给现场所有来宾带来安康吉祥的美好祝愿。
三、舞 鱼
“舞鱼”于2011年被列入揭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项具有沿海特色的民间民俗表演活动,共有“擎鱼进场、群鱼欢跃、双鱼对舞、穿梭换位、众鱼朝瑞、各鱼还位”六个环节,演绎出活灵活现的鱼游动态。表现了渔区人民豪迈粗犷的渔人性格,同时表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靖海英歌
靖海英歌于2023年被列入揭阳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英雄的舞蹈。其在传承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融入了南拳的特点,又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地方英歌队伍的特色——“活棰”,在表演时既有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感,又有虎虎生威之气势,象征着扬正压邪和吉祥平安。
非遗项目保护成果图片展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上级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我县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个,本次活动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我县50个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及内涵,呈现出非遗传承人的风采,搭建起让广大市民近距离了解非遗的平台,引导推动人民群众共同关注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非遗项目展示区
非遗项目展示区分为传统美食、传统医药、工艺精品、书画展示、文创产品展示等板块,市民和游客在欣赏名家绘制团扇和惠来木雕、三角插塑等工艺精品的同时,又能品尝到隆江绿豆饼,隆江猪脚、史记喜糖、靖海豆辑、塘田卷煎、干鲍鱼、双发肉籽、昇华荣手工鱼丸、惠来熟菜头脯、詹双喜肚脐饼等传统美食,向广大市民集中展示了非遗有滋有味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