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江镇“百千万工程”工作总结


  2025年以来,隆江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山水林田自然禀赋、毗邻绿色石化和通用码头辐射、“三百六十乡墟”传统商贸活跃、典型镇政策加持四方面资源优势,紧盯“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省园林城镇和小城市试点创建标准,在巩固去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精心谋划部署,广泛凝聚合力,工程推进有力有序,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城乡发展动能增强,群众“三感”稳步提升,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工作成效

  2025年以来,隆江镇通过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3项,总投资约1.3121亿元;新注册企业46家,同比增长约12%;新注册个体户215家,同比增长约17%;完成专项债券资金支出1725.5万元;完成河道沟渠清淤18公里3万立方米,流转土地267.83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开工建设23个,开工率100%;开展植树活动18场次,完成绿美植树27400株。

  二、“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

  (一)产业发展方面

  一是高效农业筑根基深化种植畜养提质今年上半年完成早稻种植面积16935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7418亩、渔业养殖捕捞1230吨。激发新型主体活力,培育“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建兴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省农业龙头企业”葵江米业、“市农业龙头企业”新惠龙种养专业合作社、“县粮食应急单位”国利米业等125个新型农业主体,服务近210个村4300农户。推进项目提质赋能,申请2亿元专项债资金打造总埔洋万亩粮食生产基地、石榴潭干渠连片粮食果蔬生产基地;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建设投资390万元隆江镇邦山村现代农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展销平台更进一步完善;引进揭阳润祥丰盛农业合作社,建成投资1000万元的北洋村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集中流转1051亩土地,带动就业20余人;推进镇域125家涉农主体与深圳市北斗有限公司完成签约,推动隆江镇试点建设数字乡村和开展揭阳市农文旅综合电商平台运营。二是食品加工促转型。围绕惠来县打造“惠来五宝”特色IP目标,发挥好隆江猪脚地标美食效应、猪脚体验馆运营6个月即实现盈利的实践经验;与京东外卖合作打造首个地方政府背书的标准化隆江猪脚饭外卖连锁品牌,推动隆江猪脚饭进一步标准化、品牌化。整合全镇近200家卷章肉丸等肉制品加工个体、近80家绿豆饼、甜汤等民间传统食品坊等资源,服务投资1亿元的惠来金鸣食品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潮能食品科技(揭阳)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共同推动隆江美食工业化转型与出海。三是绿色工业谋发展。建成投产年产值700万元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年产值约240万元的屋顶光伏项目、年产值约200万元的新能源充电桩,带动村民、村集体增收创益;谋划建设总投资2.3亿元的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的石化维保基地,承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相关服务,全面培育“风、光、储、充”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四是商贸文旅焕新生。系统实施河道生态景观提升工程,优化龙江河堤公园、河堤广场长效管护机制,打造“水清岸绿,景美韵浓”沿江步行路;新城美食街通电试运营,圩镇客厅正常开放使用,同时推进老市井不夜城改造升级,构建以龙江河两岸为示范带、新城与老市井功能互补、公园广场等多点补充的“一带两核多点”商贸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2025年隆江镇成功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培育名单。

  (二)城市建设方面

  一是持续推进联带村区域协调发展在全面服务保障好跨龙江桥、通用码头等涉及19个村1182户1.04万亩用地82公里道路管线的18宗省市县重大项目基础上,通过南北扩充,将镇区建成区范围由5平方公里扩大至7.3平方公里,涵盖村(社区)增加至12个。南面,积极推进总投资约46.86亿元的产业大道有效接入我镇,进一步承接用好广东石化项目的辐射作用;北面,加速推进南环二路断头路的贯通工程,构建“北接县城、南通园区”的交通格局,逐步将穿境而过的国道228线纳入镇区内街体系,持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开展“千村万池塘百里河道”清淤行动。推深做实河长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出钱出力、投工投劳,对辖区4大河流、115条沟渠、62个池塘分阶段进行清淤整治,累计完成清理河道沟渠136公里、水池水塘65个,清淤总量约80万立方米,其中今年来完成清理河道沟渠18公里、水池水塘3个,清淤总量约3万立方米,受益农田达万余亩,有效解决农户“靠天吃饭”的难题,充分调动了农户土地流转、种粮增收的积极性。三是科学谋划推进全域增绿。坚持全域规划、系统考量,持续推进“四旁五边”植树增绿、见缝插绿,结合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和绿美隆江生态建设,做好“谋绿、扩绿、兴绿”这篇文章,不断擦亮绿美隆江底色。2025年以来隆江镇累计开展植树活动18场次,绿化植树27400株,存活90%以上。四是深化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以交通主干道为核心,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六乱”治理及农房风貌提升工作,累计拆除国道228线、县道101线乱搭遮阳棚、铁皮棚等约220处,清理乱堆放杂物等百余处共约2700立方米,整治占道经营140处,完成沈海高速沿途风貌提升房屋改造59栋、汕汕高铁沿途风貌提升房屋改造73栋,构建交通主干道环境示范带,并以线带面推动全镇各村道路沿途人居环境整治,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全镇生活垃圾转运及卫生保洁已平稳移交镇强村公司运营,日常保洁人员由原80人提升至120人,有效提高卫生环境整治深度。五是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一村一策”科学制定治污模式,因村制宜采用人工湿地、资源化利用、一体化设施等方式,采用“厌氧+人工湿地”等工艺,最大程度实现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和生态治理效果。2025年以来,我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任务数23个,完工2个,在建21个,其中20个项目进度低于20%,目前正在加速协调推进中,力争7月底全部完工。

  (三)项目建设方面

  聚焦“三年初见成效目标”,高标准推进镇区主街及节点环境整治项目、美丽河道环境整治项目、美丽乡镇入口通道及圩镇客厅建设项目等涉及“七个一”、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方面总投资3.33亿元的12宗重点项目建设,并以城市运营的概念,统筹好示范主街业态植入、圩镇客厅实体化办公、农贸市场公开招商、美丽河道文旅融合等,落地建设青少年宫、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等群众可感可及的服务设施,服务民生改善及经济社会发展。隆江新城美食示范街建设项目、隆江镇竹老村及水头村排污口整治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8月份完成完成前期工作与招标程序;总投资3.5亿元涉大南海搬迁的赤一新村建设项目已于5月底开工建设。谋划推进隆江镇公益性公墓、石潭干渠连片粮食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埔洋万亩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老市井片区供排水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等4个专项债项目。

  (四)公共服务方面

  一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隆江镇立足“三所学校”质量提升工程核心任务,系统性优化教育资源供给,精准覆盖全镇105所学校、2.5万多名学生需求,动态调整校长岗位9名;联动中交四航局、东莞惠来商会等力量,捐赠校园道路、课桌椅等设施,构建“政企校”共建机制;落实村(社区)干部“每月双访”制度,下沉37所小学一线座谈破题,打通教育堵点;以揭阳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擂台比武为平台,以赛促建、以评提质,隆江镇凭借典型镇基础教育体系建设成效荣获市级二等奖,擦亮“供给更好、质量更高、品牌更亮”的教育名片。二是医疗能级全域跃升。隆江镇认真夯实基层网点,优化隆江中心卫生院及33所村级卫生站资源配置,提升村级医疗服务可及性,同时强化县域联动,协同推进惠来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设施升级与人才引育工程,通过博士工作站建设、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等举措,辐射带动区域诊疗水平提升。三是文化传承创新赋能。隆江镇激活本土文化资源,推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重点强化竹湖英歌舞、西塘八音、潮乐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力,深化竹溪楼日历、隆江绿豆饼制作技艺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通过非遗进校园、民俗节庆展演等活动载体,构建“非遗+文旅”融合模式,增强群众文化自信与地域认同感。

  (五)基层党建方面

  隆江镇持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实施基层党建强基工程行动计划为牵引,打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为隆江镇当好“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提供坚强保证。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2025年以来隆江镇委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3场次,领导班子读书班1场次,各基层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学习387场次5143人次,主题党日学习218场次2043人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剖析活动38场次。二是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发动群众、党员、乡贤、企业、学校等各方力量主动投身“百千万工程”,2025年以来共募集各方捐款93.2万元用于城乡风貌提升、乡村绿美及慰问困难群众的工作;共发动党员群众2560人次参与绿美植树、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是统筹谋划村“两委”换届工作。认真做好2024年度村(社区)“两委”班子绩效考核研判工作和换届前期调研工作,通过座谈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深入38个村(社区)开展详实调研,完善形成村情台账、重难点村问题隐患台账,并初步形成换届拟留任、拟退出、拟新进三张清单,保障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平稳进行。

  三、存在短板与不足

  一是环境卫生管理有短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够彻底,农房管控工作不到位,村庄农房风貌不协调,部分群众参与意识不强,“门前三包”落实自觉性不高,垃圾费用上缴主动性不强。2025年以来,群众承担的保洁费用收取率仅约57%。

  二是产业经济发展薄弱隆江猪脚、绿豆饼等特色农副产品品牌深度挖掘不够,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不高,市场影响力有待提升。

  三是典型村培育不够完善。我镇第一、二、三批典型村依次为邦山村、孔美村、月潭村、邦庄村和北洋村,村集体年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围绕产业发展、乡村风貌、基础设施等方面共谋划实施项目46个总投资约1.44亿元。根据《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评定办法(试行)》文件精神,其中邦山村、孔美村和月潭村的市级评分数分别为95分、94分和92分,邦庄村和北洋村的自评分数分别为90分和91分,主要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仍存在短板、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隆江镇将继续聚焦典型镇建设,以更高标准推进“百千万工程”。一是久久为功抓环境以交通主干道环境整治为抓手,建立道路沿途环境风貌示范带,以线带面推动镇区村庄实施日常环境卫生清理,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强化“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切实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以实际成效让群众自愿缴费、乐意缴费,力争年底前保洁费收取率达80%以上。二是千方百计抓产业围绕揭阳市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目标,立足镇情,锚定发展高效农业、传统食品加工业、绿色能源和仓储物流产业、商贸文旅服务业等四大强镇兴村富民产业;发挥好隆江猪脚体验馆的窗口效应,推动引进的金鸣食品科创园、惠盟餐饮、潮能食品加工等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托已投产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经验,加速推进石化维保基地、独立储能电站等项目建成投产;坚定落实“一带两核多点”商贸文旅产业的发展路线,着力打造全段总里程长度约17.5公里的龙江河绿美生态文旅示范带,促进多业态融合。三是持之以恒抓乡村建设。全力做好第一、二批典型村验收工作,推进第三批典型村培育工作,着重抓好环境整治,全面落实 “三清理”“四整治”,实现生活垃圾、污水有效处理,完成 “三线” 整治,做好绿化美化,规范农房建设,确保村容整洁,推进项目加快实施,完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保障公共服务覆盖到位;立足资源培育主导产业,引入多产业强化联农带农;同时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和乡村治理,规范相关机制运行,通过全方位发力确保达到培育要求。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