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市县联合开展实地核查 为惠来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为掌握全市各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揭阳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组成市、县联合核查组,设计了县、镇、村三个层级工作进度管理表,并进行实地核查。从2022年1月4日开始,揭阳市、惠来县乡村振兴联合核查小组就2021年第四季度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村改革四大方面工作情况,对惠来县18个镇(场)、35个村开展为期5天的实地核查,并收集相关佐证材料。

  坚持常态化监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惠来县着力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在摸清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底数的基础上,常态化监测预警,持续跟踪就业增收情况,按需分类分级制定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全县按程序审定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206户1030人,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风险,并不断调整优化帮扶政策,补齐短板,消除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同时,出资约111万元为6345户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购买防返贫救助责任保险;为462名脱贫户学生办理教育保险出险手续。通过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实施“一户一监测、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核查”三个一工作措施,及时研判预警返贫风险。

  发挥山海资源禀赋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惠来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注重推进特色农业优势产业体系发展,加快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建设,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力度,做强做优凤梨、鲍鱼、荔枝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图片

  图片

  同时,惠来创新并推广“网络节+云展会”新模式,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名牌。举办2021中国“惠来五宝”(鲍鱼、凤梨、荔枝、隆江猪脚、鱼丸)国际网络节+云展会,进一步创新产销对接新模式,持续推进广东农产品“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ITOE广东国际贸易数字博览馆上打造“惠来五宝云展馆”,有力推动“惠来五宝”品牌建设和产业振兴发展。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建设美丽宜居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惠来县持续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制定村庄风貌提升指引,以及乡村风貌修复提升负面清单,推动各镇(场)因地制宜编制农房设计图集,强化农房规划选址、用地管理和风貌风格管控。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梯次创建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开展“四小园”建设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推进存量农房微改造。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四个一”示范行动,打造一批乡村风貌带;鼓励企业和公益性团体参与推动乡村风貌提升。实施传统古村落保护活化三年行动计划,“一村一策”逐村提出保护活化提升方案,分类、分期有序推进传统古村落保护活化工作。

  图片

  靖海镇资深村公园

  揭阳是岭南水城,水美了城乡才美。惠来县创新污水治理,抓授权、设计、预算、图审、审批、监理“六个统一”,健全落实一份责任书、一张设计图、一个施工企业库、一位监督责任人、一组验收员“五个一”的工作机制,有效加强雨污分流建设质量,进一步补齐农村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短板。

  深化农村改革 注入乡村振兴新动力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力,而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是深化农村改革,激活乡村振兴活力的最佳穴位。

  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惠来县严格资产管理,制定出台《惠来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做好扶贫资产摸底管理,组织全县扎实有序做好摸底登记,资产确权等系列工作,目前全县扶贫资产已清查、登记,形成扶贫资产的各类扶贫资金70191.98万元,共计1006个项目。

  图片

  同时,当地成立惠来县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县级扶贫资产开发、管理、经营,扶贫项目投资、经营管理等,专设专管,进一步规范扶贫资产管理,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滚动发展。

  “揭阳市、惠来县联合开展‘四大方面’工作实地核查,将为惠来乡村振兴赋能增效。”惠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洪楚雄说。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