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惠来县上林村、林樟村、五福田村等山村中,除了优美的绿色自然生态风光,还有随处可见的“红色”革命印记,文化红、生态绿、风景美、人民生活富足……这是笔者连日来在惠来县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看到的美好场景。
▲ 惠来县委书记魏洁林(左一)带领县镇干部到东江特委历史展览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惠来县地处大南山南麓,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惠来县非常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通过加大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力度、挖掘和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讲好惠来红色故事等方式,擦亮惠来红色名片,引领全县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传承好红色基因,建设好革命老区,使红色资源成为惠来广大干群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 位于林樟村的赤花广场成为党员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去处。
——持续加大修缮保护力度。惠来县结合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惠来县大南山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点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革命遗址。近年来,该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支持,启动惠来县大南山革命纪念公园、惠来县九十八烈士殉难处、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河田村红军四十七团驻军旧址、南昌起义领导人渡海处等一批重要革命遗址的修缮和保护,同时通过县财政投入和地方自筹等多种方式,持续深入、优化遗址项目的配套设施和后续开发。其中惠来县九十八烈士殉难处、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河田村红军四十七团驻军旧址、南昌起义领导人渡海处等革命遗址已基本完成修缮。
2022年以来,该县持续推进赤花剧社活动旧址、彭湃同志革命旧址、潮普惠县苏维埃办公旧址、潮普惠县苏维埃拘留所遗址、惠来犁会旧址、惠城镇四香村红军无名烈士墓、林娥烈士旧居、林德从烈士旧居、吴党娣烈士旧居、黄陈娘烈士旧居等革命遗址修缮保护项目多个,并继续积极向上申请资金项目扶持,争取将中共东江特委印刷厂旧址、潮普惠县苏维埃粮站旧址、三清山武工队成立旧址等重要革命遗址纳入上级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经费补助篮子中。同时压实各建设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实施建设,确保红色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 河田村红军四十七团驻军旧址(一期)已基本完成修缮。
——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惠来县委宣传部门充分发挥红色革命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努力将部分重要革命遗址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惠来的红色底蕴更加丰厚,成为推动惠来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今年上半年,该县组织开展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评审工作,其中惠来县革命烈士陵园、东江特委历史展览馆、大南山革命纪念馆、惠来县九十八烈士殉难处等革命遗址被评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该县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全县师生、党员干部和群众到现场参观学习,接受教育,不断拓展教育功能,使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成为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今年上半年,惠来县大南山革命纪念馆共接待到馆参观学习的集体或个人1.2万人次,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厚植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情怀。惠来县委宣传部门还经常性举办国防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国防教育知识,宣传惠来红色革命历史、地方党史,使广大群众增强国防安全意识,了解更多当地的党史、革命史,始终坚定信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 大南山革命纪念碑(惠来县九十八烈士殉难处)被评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持续加强革命文物保护。2020年,惠来县公布了《惠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革命文物名录》,收录了中共潮普惠县委旧址、美园村彭湃办公旧址、许玉磬卧室等16处革命遗址,进一步强化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力度。近年来,还先后对潮普惠县苏维埃办公旧址、彭湃同志革命旧址、林娥旧居、翁照垣将军第、潮普惠南行委旧址、牛角兰村中共惠南县委遗址、石古村彭湃活动旧址、石古村红色交通站、周田镇厝坑新村潮普惠南人民抗征队革命烈士墓等红色遗址开展专项调研,逐步开展修缮保护和利用开发工作。目前已完成林樟村三山祠(潮普惠三县暴动会议旧址)一、二期修缮工程和许玉磬卧室、潮普惠南行委旧址等革命遗址修缮,并已通过验收。
▲ 惠来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图为大南山革命纪念馆。
——持续开展“红色村”建设。近年来,惠来县结合开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着力推进林樟村、石古村、上林村、五福田村等一批革命老区村建设,使革命老区村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红色村”、网红村、美丽乡村,不断焕发出新活力。林樟村先后建设了赤花广场、赤花巷等,并整治革命遗址周边环境;石古村建设了红色文化广场,修缮了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石古交通站旧址等;上林村先后修复了大南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惠来县委办公旧址、中共惠来县委档案馆旧址等,并因地制宜打造绿色生态园,使青山绿水和红色革命遗址同时得到保护,成为新晋网红地;五福田“红色村”重点打造党建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先后建设党建主题红星文化广场、东江特委历史展览馆、崇廉文化馆等,并不断完善村庄配套设施,逐步打造成为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风廉政教育为一体的示范教育基地和红色生态旅游区。
▲ 革命老区五福田村从空心村变成“网红村”。
——持续讲好惠来红色故事。为讲好惠来红色故事,惠来县深入挖掘提炼“坚韧进取、敢于胜利”的大南山精神,多渠道提升惠来红色文化影响力。充分运用“和畅惠来”政务微信号、“惠来事”APP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红色宣传教育阵地,传播惠来红色文化;组织摄制10集《惠来红色故事》,公开发布后全部被学习强国省级平台采用,其中有两集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采用;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全县各地各单位提供《红色惠来》宣传资料(16个视频),作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视听资料,其中两部纪录片被推荐为“揭阳市百部精品党课”,《惠来红色故事:红色家书》专题宣传片入选省委组织部“百部精品党课”;积极编纂红色革命题材著作,陆续出版《中国红色文化记忆·惠来》《惠来县革命老区发展史》《铸魂大南山》等书籍,并在《惠来文艺》《惠来社会文化》等刊物刊发红色文化研究文章;深入挖掘“南山八女”等英烈事迹,将大型革命题材现代潮剧《南山红英》打造为红色文化精品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省基层舞台艺术精品”;摄制《回望大南山》(上、下集),讲述大南山根据地光荣革命历史,并在今年清明节期间推出,致敬革命先烈,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在省台新闻频道《今日焦点》和触电新闻上推出《揭阳惠来五福田村:深山古村的“红色蝶变”》,点播量达10.39万次;推出《文化会客厅》(揭阳惠来篇 |红色记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点播量达12.6万次,视频同步推送至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新媒体客户端。
▲ 革命老区上林村脱胎换骨展新颜。
——持续发展惠来红色旅游。重点打造惠来北部一系列革命红色示范村落。目前,惠来北部已形成了以五福田、林樟、上林、河田、石古、圆墩等村为代表的革命红色示范村,由点到面,串珠成链,连起了包括大南山革命纪念馆、东江特委历史展览馆、大南山革命石刻标语遗址、惠来县九十八烈士殉难处等一系列红色旅游景点。同时,努力为革命老区人民办好事实事,加快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汕汕高铁过境惠来并设站,将于明年通车。揭惠铁路正在抓紧建设,贯穿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国道238惠来段即将开工建设,连接国道238线、连通林樟村、上林村和五福田村的红色旅游公路主路面已完成施工建设,具备通车条件,既解决了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难、群众出行难问题,也为带动惠来红色旅游创造更好条件。
▲ “红色南山”被评为惠来新八景之一。图为大南山革命纪念公园。
惠来的革命历史波澜壮阔,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经过多年的接续奋斗、薪火相传,作为著名革命老区的惠来县,通过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全县重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使红色资源重新焕发光彩,成为该县一张闪亮的红色名片。该县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力度,传承好红色基因,建设好革命老区,切实将丰富宝贵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凝心聚力推动惠来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