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非遗之韵·传文化之美” ——惠来九鳄舞


图片

品非遗之韵·传文化之美

∷ ∷ ∷

图片

惠来九鳄舞

图片

“惠来九鳄舞”于2007年被列入广东

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舞蹈 · 惠来九鳄舞

瘅恶向善·祈福祥瑞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九鳄舞是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流传于惠来县。惠来昔年春秋二祭必舞九鳄,清道光以后,改在除夕、大年初一至元宵期间,此俗相沿至今。九鳄舞取材于韩愈驱鳄的故事,表达了人民群众劝恶从善、祈求吉祥如意的愿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历史渊源

相传,唐朝韩愈来潮州做刺史,兴学育人,发展生产,敢于抑制豪强,驱除恶鳄,功绩卓著,后人非常敬仰。清雍正己卯年,惠来县移建韩祠、韩塔于英内学宫两侧。年节拜祭韩文公时,必焚化纸钱和篾扎纸糊的“鳄鱼”等冥品。有的儿童就拿起未烧化的鳄鱼挥舞玩耍,从而形成“舞鳄”、“游鳄灯”等活动,逐渐发展成九鳄舞。

图片

02

表演形式

九鳄舞的道具鳄灯,用竹篾扎成鳄头鱼身龙尾形,长136厘米,腹部木柄长约60厘米,外蒙丝纸或绸布,灯内有烛火(今以干电池灯泡代替),挥舞不熄。九盏鳄灯由九名壮汉操纵表演,舞者头扎英雄巾,身穿绿色武士服,脚穿草鞋,十分威武整齐。在鼓、钹、锣伴奏下,风格刚健、活泼,色彩绚丽,场面壮观。  

九鳄舞由游行亮相、打四角、对破、拍手圈、穿花、四翻、跳径、跳龙门、结尾收行列等九套舞蹈动作组成,由操纵尾鳄演员指挥动作和队形变换,每段舞构成一景,各有特色,表演众鳄嬉戏、骄恣、作恶、被驱、忏悔、从善成正果等情节,表达人民劝恶从善的愿望。

图片

03

“画”说非遗

图片

惠来九鳄舞 插画

图片

图片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

惠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