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怎样回归公益属性?惠来县使出了“加减乘除”法

  9月18日上午,揭阳召开全市“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攻坚战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会上,惠来县汇报了殡葬改革工作情况与经验。

  潮汕地区乡土观念深厚,村民安土重迁,殡葬改革是基层治理中的一道难题、大题,也是一道必答题。近年来,惠来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揭阳市委工作要求,创造性地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扎实开展殡葬改革,既实现“硬治理”,也提供“软服务”,有效推动殡葬行业回归公益属性。

  如何用好 “加法”?

  增加公墓建设 保障服务供给

  惠来充分考虑历史、现状和未来,结合重点项目迁坟安置需要,加大县级公益性公墓建设投入。

  其中,总投资3.14亿元的县级中部公益性公墓一期即将建成,二期预计年底动工,除了按群众传统需求设计之外,还提供花葬、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墓穴将采取电脑摇号的方式公平、公开、公正提供服务。

  同时,谋划建设县级西部公益性公墓以及4个镇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楼,将全县11个原来委托私人或企业经营的公益性公墓全部收回镇村管理。

  目前,全县公墓已为广东石化等重点项目征地范围内2000多穴坟墓提供迁葬服务,其他在建公墓陆续动工建成后,可以满足供给30年。

  如何用好“减法”?

  减少办事费用 减轻群众负担

  惠来积极推进“身后一件事”改革,对死亡证明、户口注销、遗体接运火化、骨灰领取等程序和手续进行优化,让群众办事更方便。

  惠来县殡仪馆投入近600万元完成升级改造,修订完善7个规章制度,推行电话预约、遗体冷藏、火化及守灵等服务。骨灰领取事项取消到村委会开证明环节,实现“一站式”办理。优化收费项目14项并上墙公示,去年来共减轻群众负担1100多万元。

  同时,对殡葬服务行业开展“好差评”工作,由群众直接扫二维码评价服务成效,去年好评率达到99%。

  如何用好“乘法”?

  推进规范管理 纠治突出问题

  惠来出台加强殡葬管理、推进移风易俗等一系列文件,有效防范和纠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

  惠来严格落实林长制,查处和制止违规遗体土葬,查处违法毁林造坟案件,案件数量同比均大幅下降,散埋乱葬现象得到有效整治。落实签署骨灰不“二次土葬”承诺书机制,督促各地加强骨灰领取后的跟踪监管,严格规范群众殡葬行为。

  同时,惠来结合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和交通主干道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对“三沿六区”可视范围坟墓“量体裁衣”实行绿化覆盖,全面整治“青山白化”问题。大力整治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形成有力震慑。

  如何用好“除法”?

  破除陈规陋习 培育文明新风

  惠来把殡葬领域移风易俗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大力弘扬厚养薄葬和绿色文明殡葬理念,推动群众从不理解、不支持到主动参与、积极配合。

  特别是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文明治丧、简办丧事、文明祭奠、低碳祭扫,推动基层党组织落实专人为群众代办帮办殡葬业务,改变过去由“老人组”“理事会”主导的局面,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同时将整治丧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革除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丧葬新风尚。

  接下来,惠来将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真心实意解答好殡葬改革“方程式”,努力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殡葬环境。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